<acronym id="cl3f3"></acronym>
    <var id="cl3f3"><mark id="cl3f3"></mark></var>

            <nav id="cl3f3"><code id="cl3f3"><cite id="cl3f3"></cite></code></nav>
              2020年度特展“米修與木心”

              展覽信息

              米修與木心 ?Henri Michaux& Mu Xin

              主辦: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木心美術館

              策展人:弗朗索瓦·米肖(法)、董強(中)

              展期:2020年9月9日 - 2020年10月11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3樓

              票價:免費


              1933年,青年米修造訪中國,到過上海。八十七年后,他的畫又來到這座城。


              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愿,此后便在詩中寫巴黎,好像他去過似的。


              現在他倆的畫出現在同一展廳。照中國的說法,這是緣分——在中法兩國之間,在巴黎與上海之間,在木心與米修之間,在詩與畫之間。


              ——陳丹青



              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與木心”展,將于2020年9月9日至10月11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并于10月14日至12月15日巡展至烏鎮木心美術館。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


              這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該展策劃人是弗朗索瓦·米肖與董強,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亨利·米修是20世紀重要的法國詩人及現代主義畫家,而木心則是死后聞名的中國畫家與詩人。2015年,當巴黎市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策展人,同為亨利·米修的長期研究者弗朗索瓦·米肖發現了木心,遂萌發了這一聯展的構想,策展四年,期間,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法蘭西學院外籍終身通訊院士、亨利·米修研究者董強,也加入了本展策劃。


              雖然米修與木心彼此并不知道,卻同樣擁有特異的稟賦與經歷,踐行著亦詩亦畫的生涯。


              1899年,米修出生于比利時納姆爾城,親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流離失所。1927年,木心出生于中國烏鎮,青壯年時期深受壓抑與迫害。繪畫與詩作,是兩位天才救贖內心的方式,得以從亂世苦難中抽離,遨游“內在世界”。


              米修自學寫作與繪畫,聲稱“詩是驅魔工具”、“文學助人生活”,他的詩作,詼諧怪誕,他的涂鴉畫作,指向極度自主的個人性。而木心的獄中筆記和微型轉印畫風景系列,擺脫傳統水墨媒介,直取宋元繪畫的致精微而廣大的境界。


              策展人董強認為:“觀看米修與木心,重新閱讀木心與米修,其實是試圖回答一個迫切的問題:在一個高科技幾乎碾壓一切的互聯、物聯、智聯的世界里,人是否還能有屬于自己的精神空間,哪怕小到微乎其微?”


              米修酷愛東方文化,曾于上世紀30年代泛游亞洲,極度迷戀中國的書法、水墨和戲劇。他坦承自己前往中國并非尋覓異國情調,而是出于內心的需求,渴望獲得一種新的觀照、新的語言。上世紀40年代就學上海藝專的木心,則畢生向往整個歐羅巴文化,在詩中徜徉巴黎,在默默無聞的漫長歲月中,保持詩學與繪畫的世界主義。在本次展覽中,兩位“流動的靈魂”將停下腳步,在新世紀的上海,彼此相遇。


              關于藝術家


              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1899-1984) 生于比利時納姆爾市,1955年入法國籍,并于巴黎逝世。米修于192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25年開始繪畫創作。對于米修而言,文學與繪畫皆基于米修的自學,并在其一生之中始終并行。在米修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發表了詩集;散文集:《夜動》、《羽毛》、《折縫里的生命》、《面對門閂》;游記:虛構旅行的《在別處》、《大加拉巴涅之行》,以及現實旅行的《厄瓜多爾》、《一個野蠻人在亞洲》;服用藥劑后記錄感受的文字與繪畫:《微不足道的奇跡》、《騷動的無限》、《得自深淵的體驗》、《精神的巨大考驗》等。米修的繪畫作品游走于具象與抽象藝術的臨界之處,他調動人形符號描繪出流動、群組、運動、身體、面孔,透過不穩定和模糊不清的輪廓時隱時現。米修的繪畫作品回顧展曾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東京西武美術館及西班牙古根海姆美術館等世界范圍內的藝術機構進行展出。


              木心(1927-2011),烏鎮人,自幼酷愛繪畫、文學、音樂。12歲寫詩,16歲在當地報刊發表散文。1946年入上海美術??茖W校。五十年代分別任中學教師與上海工藝美術廠設計師,私下寫作,積著作二十種,70年代初抄沒。前后三度被囚禁,成獄中手稿66頁。1979年獲平反,任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1982年移居紐約,重啟繪畫與寫作,分別在海峽兩岸先后出版詩集、文集三十余種。同期,作畫不輟。2001年,耶魯大學美術館為其舉辦大型個展,隨展出版精裝畫冊。新世紀,木心應家鄉烏鎮竭誠邀請,于2006年回鄉定居。2011年逝世。同年,烏鎮為之起建“木心美術館”。2011年,首部英譯小說集《空房》出版。2012年底,紐約期間為華裔藝術家講授五年世界文學課的聽課筆記《文學回憶錄》出版,獲兩岸各種年度圖書獎五種。2014年,詩作《從前慢》為青年作曲家劉胡軼譜曲,2015年由劉歡在春晚演唱。


              關于策展人


              弗朗索瓦·米肖(Fran?ois Michaud) 作為巴黎市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的策展人,弗朗索瓦·米肖策劃了大量現當代藝術的展覽,其合作藝術家包括了影像藝術家和電影制片人艾曼紐·安蒂爾、克拉里斯·哈恩、亞歷山德拉·萊考夫等。2018-2019年,他為定居巴黎的中國畫家趙無極策劃了個展,并著重研究了趙無極和亨利·米修之間的親密友誼。也正是這兩位藝術家之間充滿詩意、智慧和視覺的對話,讓米肖開始思考文學和藝術并行創作的命題。


              董強 ?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傅雷翻譯出版獎主席,法蘭西學院外籍終身通訊院士。著名學者,翻譯家,早年師從米蘭·昆德拉。著有《插圖版法國文學史》、《梁宗岱——穿越象征主義》等。譯著涵蓋哲學、藝術、文學等多方面領域。2015年獲頒法國政府最高榮譽:法蘭西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精品h系列短篇小说,手机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性欧美video国产
              <acronym id="cl3f3"></acronym>
              <var id="cl3f3"><mark id="cl3f3"></mark></var>

                      <nav id="cl3f3"><code id="cl3f3"><cite id="cl3f3"></cite></code></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