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美術館正式開館了
詩人Alfred corn在開幕式上說:
“在我的想象當中,他是一個氣度不凡,目光睿智而神秘的人,一見面就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從來沒想到命運有一天會把我帶到他童年生活過的地方?!?
2015年11月15日,我們因木心而聚到一起,命運把我們帶到他的故鄉——烏鎮
在紐約,木心以畫家面世。在中國,木心以文學家面世。木心美術館的落成,讓文學家木心和畫家木心終于得到了完整地呈現。
11月15日,這令我們期待已久的一天,讓我們一起見證。
新聞發布會
▼
從左至右為徐泊、陳丹青、Peter Rand、陳向宏、巫鴻、張子康、岡本博、林兵
來自世界各地的70余家媒體
開館儀式
▼
桐鄉市市長 盛勇軍先生致辭
“木心先生是一位從烏鎮走向世界的傳奇詩人,是一位融匯東西方文化與美學的藝術大師,也是一位對故鄉情誼深厚綿長的歸鄉游子……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這里架起了中國與世界的信息橋梁,今天,木心美術館的開館,又為中國,為桐鄉,為烏鎮,架起了一座通向世界的藝術之橋,讓古老而又現代的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融,發光?!?/span>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 張子康先生致辭
“對于藝術家而言,他的生命應該是藝術作品的生命。木心美術館將木心先生藝術作品的價值進行了挖掘和深化,拓寬了其作品生命的長度和寬度。所以說,這是一座用心而建的美術館,有思考、有深度。
...遵照先生的遺愿、秉承先生一直提倡的美學追求,木心美術館本色、簡約、寧靜,又飽含深情。作為木心先生的弟子,陳丹青館長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監督、管理著美術館的建造、展覽籌備和學術的建設,用情之深,不可謂不感人。所以,我想,這還是一座有溫度、有情懷、有情義的美術館?!?/strong>
美國詩人 Alfred corn先生發言
“木心是一個中國藝術家,也是一個屬于世界的藝術家。即便在西方也很少有人能比及他在西方文化和傳統方面的造詣,又能嫻熟地將這些知識融匯貫通,更不用說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精通了。而他的人生也非常精彩,在逆境和放逐當中,一個人對于生活和藝術的執著熱愛為他的生命澆注了營養和力量。木心的一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木心回歸故里,在這兒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后歲月,在他的文章《童年隨之而去》當中,一個小男孩弄丟了他漂亮的藍色小碗,他童年的自由和純真也隨之而去。如今烏鎮成立了木心美術館,就為木心,也為世界找回了那只屬于他的小茶碗?!?/strong>
美國國家文理學院院士,芝加哥大學東亞美術中心主任 巫鴻先生致辭
巫鴻先生是第一個在美國為木心策劃展覽的人,他與木心相識多年,如今在美術館中得以再見木心,其感受很難一言述盡。他認為像木心一樣已經離去,成為歷史,但又離今天并不遙遠的藝術家,其創作頗有可供研究的空間?!埃▽τ诿佬g館而言)目前正有很復雜的事情發生?!?/strong>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劉瑞琳女士致辭
“2007年5月,我和幾位同事第一次到烏鎮,由陳老師帶著拜見了木心先生。跟先生一起晚飯后,我和同事坐在月光下的石橋上,驚嘆見到了天人。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先生說到他和陳丹青在紐約第一次長談后,他用“好懸啊”三個字來表達:幸虧人生相遇。那次我們離開烏鎮時,陳老師送我們到渡口,有一種依依惜別的感覺,我知道烏鎮還會再來?!?/strong>
加州大學文學史系童明先生致辭
“我和木心對話達26年。每次都情不自禁談到尼采、尼采的思想、尼采精神家族的人物,如同家常。木心會說:‘尼采有時候心情不好,跟我們在一起,他會快樂起來’。于是,我們就設想,見了尼采我們談些什么。有一次我故意問木心:‘尼采是德國人,一定是喝啤酒喝葡萄酒,不知我們的黃酒他會不會喜歡?!拘目隙ǖ鼗卮穑骸覀兣闼赛S酒,他一定喜歡黃酒?!聦嵣?,當時的桌上什么酒都沒有擺?!?/strong>
上海作家孫甘露先生致辭
“今日的生活,以它的繁復、曲折和多義,召喚著藝術家的創作,而遺存給后世的作品該如何保存現時代最重要的信息,如何以它特殊唯一的面貌標識出當下,又該如何保有無可替代的價值,使作品真正閃耀著中國古典文學曾經具有的榮耀和光輝?
我想,木心美術館能夠見證這一切?!?/strong>
館長陳丹青先生致辭
▼
大家好:
今天是烏鎮的大日子,我為烏鎮高興!為烏鎮驕傲!
十多年來,我親眼見證烏鎮的重生,烏鎮人有志氣、有辦法、有遠見。如今中國到處起建美術館,我很想知道:各省各地有哪座小鎮建了這等大劇院?這等美術館?
我要大聲說:烏鎮牛逼!可是,烏鎮人知道,二十年前的烏鎮,怎樣換來今天。
1995年元月,木心獨自潛來烏鎮,眼看故園破敗蕭條,回紐約后寫道:“我再也不回來了?!?
2000年元月,木心聽到了家鄉的邀請:回來吧,安度晚年。就在那一年,烏鎮東柵的改造,正式啟動了。
2005年五月,木心再到烏鎮,給家鄉子弟攙扶著,探看正在改造的西柵,第二年,他就乖乖地回來定居了。
2011年七月,陳向宏陪木心在我們此刻聚會的道路對過,選定美術館館址。過了五個月,老頭子忽然全身而退,躲開了,不見了,沒有了。
小小烏鎮的二十年故事,劇情不斷,但事先沒有劇本。木心,向宏,烏鎮人,當初沒想到家鄉會牛逼到這個地步,他們只是苦干、能干、敢干,結果呢,旅游業不去說了,居然弄成國際戲劇節,居然弄成木心美術館,明年還要玩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我再次大聲說:烏鎮牛逼!
可是木心逃走了,我們今天進美術館去找他。
這座美術館,要感謝的人太多。我已經是烏鎮人了,向宏,自家人先不客氣——我要感謝岡本博、林兵、法比安!從土建動工到今天,整整四年,他們盯在現場,我沒見過這樣的設計師。法比安接管內部總設計,住在烏鎮超過四百天,他甚至學會了中文,和工頭、工人打交道。
我還要感謝所有工人師傅,全館清水混凝土是一塊塊木條慢慢澆出來的,春夏秋冬,苦死了!幾天前他們還爬在十米高的墻上,張掛大旗??上Чと穗A級時代過去了,現在沒一位師傅坐在這里,他們又去干活了。
其他朋友請諒解,我不能一一致謝。今天,我相信,除了木心的老哥們兒、老學生,在座的新朋友,可能讀過木心的幾頁書,但木心的畫,是頭一回看見。我要提醒大家,有位觀眾和我們一樣,也沒參觀美術館,這位觀眾,就是木心。
為什么呢?因為他從1946年在杭州辦過個展,此后整整六十五年,直到逝世,從未在中國辦過展覽,更沒福氣看見自己的美術館,看見他的畫被這等考究地擺起來。
這是木心的命。四年前的今天,十一月十五日,他給抬到醫院,躺倒了,插了管子,滿口胡話,扔下一輩子心血,統統留給美術館,自己躲開、消失、沒有了。
這是木心的命。他到七十九歲才剛在母國出版他的書,今年木心八十八周歲,才剛在母國展示他的畫。木心說:“你們看我的畫,我看你們的眼睛?!敝T位已經面對他的目光,等會兒進美術館,老頭子就在每間角落看著大家。
好了。趁他注視我們之前,我留出三分鐘,請大家先把木心來看了。不過預先警告:這個短片非常莫名其妙,非常無厘頭,但是,非常木心。我要特別感謝導演夢茜的反復剪輯!短片的題目,叫做《1994年》。
謝謝大家!
剪彩儀式
▼
尼采情景朗誦會
《我不是人,我是炸藥》
▼